地藏菩薩法
節錄 行林第四十五 兜率谷鷄頭院闍梨嚴覺 書一支度 (如常)
一起首時分向方等 (可隨所求)
一行法
於此菩薩有經有軌。但十輪經。本願經等。偏説本誓。無入修法。儀軌之中纔説形像根本明等。不明行法。陀羅尼集經有二印一明。不委持誦法。大日經具緣品中略説形容色物座。轉字輪品又説形色印。種藏品中説真言。密印品中又説印真言。祕密曼荼羅品中説曼荼羅相。其一一文抄記如左。
欲修此法須依胎藏。附其行儀可有多種。今示梗概。
尊位 左方第二重中
梵號 阿利也二合乞叉二合底蘗婆又尾薩縛引鉢里布羅迦 或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密號 悲願金剛 又悲愍金剛 又與願金剛 (理界記)
種子普
轉
三形 蓮花上幢或寶珠
尊形 圖云白肉色。左手持月形 (或云寶珠)。右手持蓮花。上在幢幡。寶坐赤蓮花。祕藏記云。白肉色左手持蓮花。上有幢幡。右手持寶珠。
儀軌云。次説畫像法。作聲聞形像。著袈裟。端覆左肩左手盈花形。右手施無畏。令坐蓮花。復作居坐大士像。頂著天冠。著袈裟。左手持蓮花莖。右手如先。令安座九品蓮臺。
印明經第四 (密印品)云。如前以定惠手為拳。令二火輪開敷。是地藏旗印。彼真言曰
南麼三曼多勃馱喃一訶訶訶微娑麼二合曳平二娑縛訶
義云。次地藏菩薩印。先作指向內相叉拳。申二火指竪之。令指頭一寸許不相到。即是也 (二空並竪餘如常也)。計都是旗。此印如旗也。
真言。訶訶訶 (離三因如上也)吠薩未曳 (希有也。一切有情常有我想種種苦惱。纔念之我想即除。此為希有也。亦是希可義也。)
胎軌云。祕密內為縛。舒散於火輪傳授私記云。肉縛二火直竪不相著。
對授記云。北方地藏尊印。海大德説以下第七會也。是第二重北方中也。
文云。祕密○者開散二火直不相著之。是名旗印。此印如旗故。
大和上記云。此印如儀軌。唯二空並立也。意大德説同海本説。權僧正大和上説。惠珍兩和上説。同海本説。無大和上記。別記亦同 (但云是旗印)。
以上北方地藏會印明訖。
經第二 (藏品)云。時地藏菩薩住金剛不可壞行境界三昧。説真言曰
南麼三曼多勃馱喃一訶訶訶二素上怛拏三莎訶 (私云。此品中不説印。諸尊皆爾。)
義云。經云。時地藏菩薩○三昧者。猶如金剛地輪。以極堅固不可壞故。能住持萬物使不傾動。又如大地出生種種珍寶伏藏無有窮盡。含藏一切種子令不杇敗。漸次滋榮。今此三昧亦如是。能持法界眾生善根種子。經無量億劫終不敗亡。出生實性功德。無有窮盡。又如金剛。以是地之實性。是故不可破傷。今此堅固菩提心。亦是第一實際。乃至常在無間地獄。為一切眾生備受眾苦。不亦為煩惱所傷故。以為喻也。
初云。賀字是因義。如世間種子雖有上中下性。無不因地而生。一切眾生萬善種子雖有三乘種種差別。無不因此金剛地生。故三轉言之。即是三乘種種因義也。復次如世間種子。雖復從緣增長有種種類形。至論地界無生無滅。今此三乘種子亦復如是。以所生法不可得故。當知因即非因。至論實體但一金剛界耳。
次云。蘇多努者是善子義。以此堅固菩提心荷負世間。不可傾動。是則能紹如來大悲家業。故以為名。復次種性真正故名為善子。觀一切眾生一毫之善。皆從寶王如來種性生。此是地藏菩薩。最真實語正以賀字為此真言體也。
疏云。時此菩薩入不可壞金剛行三昧金剛者。即是菩提之心。此菩提心即是不可壞。依此進行是金剛行也。 訶訶訶 (上訶字是真言體也。訶是行義也。亦是笑義。入阿字門即是離。喜喜者即生滅法。所以有三者即三乘行。此菩薩以種種法門利益眾生也。)。 蘇多奴 (蘇是善。多奴是子義。所謂善子也。亦是輕安義也。)。 猶善能行此。利益有情之行。真是佛子。從善性而生。故名善子。從佛而生。故名佛子也。此菩薩即能説種種三乘行門。利益眾生。如十輪廣説。
經第四 (密印品)云。同前印申二水輪風輪。餘如拳。是地藏菩薩印 (私云真言同藏品)。
義云。仰向內相叉作拳合掌。申地水指令頭合 (如峯叉也)。 二空並而竪之。真言訶訶訶 (離三因也。謂聲聞緣覺菩薩之因也。凡此中諸真言皆自説本尊之德行。此總持地藏菩薩之德也。)。 蘇哆奴 (妙身也。由身德淨故名妙身。妙身即法身也。)。
胎軌云。地藏內為縛地水空並合。
傳授記云。內縛地水空並竪合。
青龍軌云。地藏圓滿合二空風輪側。如是應器成。
攝軌云。地藏同馬頭申水風餘拳。
對授記云。海大德説。是第三院九菩薩中第五菩薩也。內縛地水空密並合竪也 (此印與經不同)。意大德説。同權僧正大和尚説。惠和上説同海説也。珍和上用鉢印。二空持二地下節。
別記云。內縛二空二水地並竪。
理界記云。地水火三指頭相合窪之。以二風押火甲。以二空加風側如鉢 (云云)。
(以上觀音會地藏印明了。經疏文北方地藏之外於觀音會復列此尊。雖然現圖觀音會中不置此尊矣。)
山王院大師在唐記云。凡胎藏者。此法界理體。所以諸尊無有次第。亦無定位混將來置一處也。得大地藏在觀音部其義如此。又或有印無真言。或有真言無印。或上無名印相如是等類皆互相顯。應得意耳 (云云)。
經第一 (具緣品)云。至於北勝方○。而造具善忍地藏摩訶薩。其座極巧麗身。處於焰胎。雜寶莊嚴地。綺錯互相間。四寶為蓮花。聖者所安住。
義云。次於北方盡地藏菩薩。於種種間飾雜寶莊嚴地上。以金銀頗胝水精四寶為蓮花座。亦令窮極巧麗。其菩薩在花座上。光焰周遍其身如在胎藏。故云處於焰胎也。此聖者主持寶王心地中性起功德無邊寶藏。故其幖幟。以一切珍奇雜寶綺飾雜莊嚴也。其餘眷屬菩薩義亦同之。當於地藏於地藏之右置寶處菩薩。地藏之左置寶掌菩薩。次於寶處之右置持地菩薩。寶掌之左置寶印手菩薩。持地之右又置堅固意菩薩。如是上首諸尊。又各各於其左右畫諸眷屬以自圍遶也。
經第三 (轉字輪品)云。夜叉方地藏菩薩。色如鉢孕遇花。手持蓮花。以諸瓔珞莊嚴。或置彼印。或置字句。所所謂伊字義云北方作地藏。色如鉢孕瞿花色。西方有此花。如此間栗穀之花色。房亦如穀穗。甚香也。此菩薩手執執蓮花。以諸瓔珞莊嚴其身。若作印者。但置蓮花也。若置字者作伊字也。
經第五 (祕密曼荼羅品)云。北方地藏尊密印次當説。先作莊嚴座在因陀羅壇大蓮發光焰間錯備眾色。於彼建大幢。大寶在其端。是名最勝密印之形像。義云。北方地藏菩薩 (大因陀羅輪也)。於金剛輪中作寶莊嚴地 (所謂在中無置座也)。地上畫蓮花。具種種色。花上作幢。幢頭安寶不畫形。但畫幢也。若作此印者極上色者此是形相也。此説名最上形是歎也。若作此印於諸印中最為勝上殊妙。彼中畫印慇懃作之也。此菩薩有無量眷屬。
右印明。形色。種子。曼荼羅。文粗抄之畢。
或都壇。或別壇。消息在意而已。
唱禮
若都壇時。八葉佛眼之次加本尊號 (如常)。
若別壇時。三身。佛眼。本尊。五大明王。大小三部。依悉地者 (行法如常)。![]()
![]()
(地)
![]()
(藏)。
大原甚密抄云。樓閣中有八葉大蓮花臺。上有月輪。輪中有
訶
字。字變成寶幢 (或寶珠)。幢變成地藏菩薩。作聲聞形像。著袈裟端覆左肩左手持盈花形。右手陀無畏。令坐蓮花。眷屬圍遶 (八大菩薩經云。左臍下拓鉢云云。檢胎藏圖云右手持月形。或持寶珠云云。)。
讚 (金界幢菩薩讚也)
嚩日羅計都。蘇薩怛縛羅他。嚩日羅特嚩惹蘇覩灑迦囉。怛那計都。摩訶嚩日羅嚩日羅野瑟𪘜[齒*束]曩牟蘇都諦。
印。內縛二火直竪不相著。
言曰
訶訶訶尾娑麼曳娑縛訶 (有歸)
爾時地藏菩薩説呪曰
唵閻麼他閻麼儞俱苾俱苾三曼多莎訶 (已上大原説)
心呪
唵炎曼他耆沙呵
心中心呪
唵砥呬
(私云。已上三呪出儀軌。)
念誦 (先部母 次大日 次本尊 次諸菩薩 次諸天總 次成就明 次部主 次又部母)
集經云。地藏菩薩法身印呪
仰兩手二頭指二無名指各相鉤。右押左。二大指屈掌中。以二中指各屈握二大指申上。二小指又各屈掌中。大指來去。
呪曰
唵一波羅二合味平音馱儞二莎訶
又地藏菩薩印
合兩腕二大指直竪。屈二頭指押二大指頭。二中指直竪。以二無名指各苾於中指背上。二小指開直竪。
是法印呪。若有人。每以白月十四日。黑月十四日香湯洗浴。立地端身並兩脚。已而作此印誦呪。護身滅罪療病大好有驗。
依金界者
一印四印等。曼荼羅行法。可委尋習矣。又八大菩薩曼荼羅。經意是通通法歟。可問之。右説以十六尊中幢菩薩讚為地藏贊。幢菩薩即地藏歟。或處云。濁惡世中有一菩薩。其名曰尾嚩嚩哩普邏迦。此云地藏。常現威光自在藥叉之身。恒説三乘。隨其所應安置三乘不退轉地。此大菩薩安住首楞伽摩三昧。悟入一切如來妙境界。能現不可思儀。一切惡鬼發起無量殊勝功德。今是地藏菩薩。
與最勝王經鴝嚧只羅菩薩一體分身。鴝嚧只囉此云妙幢。地藏以三訶字標三惡趣利益。正了知王以五訶示五道利益。妙幢現金鼓光滅三途罪苦。妙幢真言曰
唵蘇計都吠薩嚩播野惹賀野招孃二合曩吽
弘法大師最勝王經釋云。妙幢者地藏異名。古賢見聞集文云。雖本地叵測。上智炬佛見南方寶相佛也。此佛變成妙幢。有此義故中妙幢菩薩。下正了知王 (云云)。
一切能
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第一云。佛言善男子。假使有人於彌勒及妙吉祥并觀自在普賢之類而為上首。恒河沙等大菩薩摩訶薩所於百劫中至心歸依。稱名念誦。禮拜供養。求諸所願。不如有人。於一食頃。至心歸依。稱名念誦。禮拜供養。地藏菩薩求諸所願。速得滿足。所以者何地藏菩薩利益安樂一切有情。令諸有情所願滿足。如如意寶。亦如伏藏。如是大士。為欲成就諸有情故。久修堅固。大願大悲。勇猛精進。過諸菩薩。是故汝等當供養。
○説偈言
地藏真大士 具足多功德
現聲聞色相 來稽首大師
一日稱地藏 功德大名聞
勝俱胝劫中 稱餘智者德
眾生宿惡業 刀兵病飢饉
隨所在惱害 皆能令解脱
眾生五趣身 諸苦所逼切
歸依地藏者 有苦悉皆除
占察善惡業報經上云。爾時會中有菩薩。名堅淨信。從座而起。令掌白佛言○如佛先説。若我去世正法滅後。像法向盡及入末世。如是之時。眾生福薄多諸衰惱。國土散亂災害頻起。種種厄難怖懼逼繞。我諸弟子失其善念。唯增長貪瞋嫉妬我慢設有像似行善法者。但求世間利益。以之為主。不能專心。修出要法。○以如是等眾多障礙因緣故。於佛法中鈍根。少信得道者極少。乃至漸漸於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復甚少○我今為此未來惡世像法。向盡及末法中有微少善根者。請問如來。設何方便開化示導。令生信心得除衰惱。以被眾生遭值惡時。多障礙故退其善心。○世尊大慈一切種智願與方便而曉喻之。離疑網。除諸障礙信得增長。隨於何乘。速獲不退。佛告堅淨信善哉善哉。快問斯事。深適我意。今此眾中有菩薩○名曰地藏。汝應以此事而請問之。彼當為汝建立方便。開示演説成所願。時堅淨信菩薩。復白佛言。如何如來無上大智。何意不説。乃欲令彼地藏菩薩而演説之。佛告堅淨意。汝莫生高下想。此善男子心已來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。久已能度薩婆若海。功德滿足。但依本願自在力故。權巧現化影應十方。雖復普遊一切剎土。常起功業。與於五濁惡世。化益偏厚。亦依本願力。所童習故。及因眾生應受化業故也。彼從十一劫來。莊嚴此世界。成就眾生。是故在此會中。身相端嚴。威德殊勝。唯除如來無能能過者。又於此世界。所有作業。唯遍吉觀世音等諸大菩薩。皆不能及。以是菩薩本誓願力。速滿眾生一切所求。能滅眾生一切重罪。除諸障礙。現得安穩。又是菩薩名為善安慰説者。所謂巧演深法。能善開導初學。發意求大乘者令不怯弱。以如是等因緣。於此世界。眾生渴仰。受化得度。是故我今令彼説 (云云)。
下卷云。爾時佛告諸大眾言○若人得聞彼地藏菩薩○名號。及信其所説者。當知是人。速能得離一切所有諸障礙事。疾至無上道。
須彌四域經云。地藏菩薩為神農 (云云)。
仁王經疏云 (道液)。地藏恒居無間。豈不深思 (文)。
現在未來天大眾 吾今慇懃付囑汝
以大神通方便力 勿令墮在諸惡趣
地藏曰
唯願世尊。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。
本願經佛忉利天付屬文也。
地藏菩薩法 第四十四